行业观察|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加快优化升级(二)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加快优化升级 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时尚之都(二)》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及相关合法权益归作者及合作单位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国际时尚元素就是首站通过广州的引入和传播,才在全国流行开来,如牛仔装、卡拉OK、烫发、流行音乐、婚纱摄影、金银首饰等。现今,广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最大的比较优势和首要的战略使命就是要“全面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功能,自然与打造“时尚之都”形成了必然的联系。
世界一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都是国际时尚之都,如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首尔、悉尼、香港等。因此,广州市“全面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功能必须以打造时尚之都为切入点和抓手,以大力促进时尚产业为主线,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动力,整合各种时尚要素资源形成时尚生态氛围。
从产业链的长度看,广州市集面辅料、设计、打版、集散于一体,产业链完整,具有强大的供应链生态系统,保证了服装设计、打样、加工、销售等程序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为服装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奠定基础。从产业链的宽度看,广州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拥有服装企业及关联企业3万多家,服装服饰品牌3000多个,牛仔、女装、男装、童装等多个细分产业聚集区或产业基地,与全省二十多个服装专业镇有深度合作。
真正的国际时尚之都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时尚产业体系、时尚交易体系、时尚设计体系、时尚消费体系。国内上海、北京、重庆、深圳、杭州、成都、武汉等十多个城市都提出了打造时尚之都的设想或口号,上海甚至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打造第六大国际时尚之都。相比这些城市,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很早就具备了时尚之都的底蕴和条件。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年来,广州纺织服装市场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头羊,为广州发展时尚产业、打造国际时尚产业之都提供良好的产业支撑、市场支撑、人才支撑和消费支撑等。
上一篇内容有讲到,广州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时尚基础上的“快”,聚集了包括材料、设计、打版、生产、集散、服务、物流等各环节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具有强大的供应链生态系统,整个服装产业流程可以在同城一天24小时内完成,这是其它城市没办法实现的产业效率,为服装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奠定基础。也是北京、上海等城市无法超越的比较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广州纺织服装产业逐步向自主创新品牌方向发展,以文化为依托、以技术为基础、以艺术为支撑,通过创新、创意、创造对各类传统产业资源要素进行整合、提升、组合后,实现以时尚为导向的产业链体系重构,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继而呈现出多元化、多系列的发展的新趋势。我们正真看到很多商户有自己的设计师、加工厂、专业买手,随处可见专业买手通过自身触觉提供不一样的风格呈现,设计师通过你自己的思想灵感进行创意设计,用实体店体验、网络直播等方式来进行产品展示,通过APP在线完成消费全过程等等。
广州纺织服装市场拥有面料辅料、服装服饰等足够多的时尚产品品种,拥有设计、打版、成衣、信息发布、展示等完整的产业链,拥有服装服饰、珠宝首饰、皮具皮鞋、美容美妆和家具家装等相关类目时尚产业体系,同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级试点工作又为纺织服装市场提供了足够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州依托市场传统优势,进一步加快培育时尚创意设计、时尚发布、国际协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竞争新优势,进一步促进纺织服装产业与时尚产业深层次地融合,从而获得重构广州时尚产业体系机遇。
广州充分的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同时在政策层面,从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广东省、广州市关于城市功能和行业发展,再到广州市及各城区关于市场转型升级,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为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时尚产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福布斯中国发布“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广州连续多年榜上有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广州市拥有发展时尚产业良好的营商环境。
作为广州商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专业批发商业市场总体规模大,经营商品种类多。据统计,2021年全市共有专业市场551个,市场商户逾17万户,疫情前市场交易总额万亿元计。纺织、服装、美妆、珠宝、鞋业、箱包、美发、家居、音响、灯光等在各自的领域均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辐射力。近几年来,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贸易形势、疫情持续、电子商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市场硬件环境、配套服务设施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也正在积极探索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在发展模式、功能结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等方面上,呈现出了电商化、研发化、国际化、体验化、园区化等良好发展势头,始终引领着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行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广州时尚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数量充分、空间布局集中、交易手段多样化、渠道体系多层次等市场条件。
广州纺织服装产业和市场的条件十分优越,创意设计也处于全国前列。良好的产业教育培训体系和环境造就了时尚设计和技术人才的一马当先的优势。全省开设服装相关专业的本(专)科、职业院校超过35家,服装专业高校在校生约3万人,每年为广东乃至全国的服装行业输送 8000多名专业人才,其中,2/3留在了广州。这些高校开办了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表演、陈列设计、服装管理、服装营销等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结构非常完善,“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为广州时尚产业的创意设计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广州集中了全国最多的设计师群体和众多高级技工。目前在广东工作的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有10名,约占全国总数的3/5;“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有50名,约占全国总数的1/4;全省服装设计师总人数超过10万名,其中近一半在广州。
国际时尚之都的消费条件最重要的包含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载体等内容。由消费主体、客体、载体共同构成能满足国际友人吃、穿、住、行、娱等各种需求的时尚消费体系。总之,国际时尚之都一般都是国际消费城市,在全球具有一定的消费影响力。
通过北上广深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数据我们大家可以发现,在四个一线城市相比居中,表明广州市有近千万人次国际游客和商务人士的接待能力。同时,广州各类消费场所齐全,能满足境外游客差异化需求。
广州也正大力推动传统商业创新发展,为加快发展新零售,为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绿色零售等新业态提供肥沃的土壤,鼓励实体零售业的数字化改造和大数据创新应用,旨在增强消费体验性、社交性,满足境外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尽管广州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具有着较强的传统优势,对于广州发展时尚产业打造时尚之都有着重要支撑,但同时我们不得已认识到它在整体规划形象、产业营销、科学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品牌影响力、高端领军人才等资源要素层面和国际消费水平层面存在着一定不足。
从产业发展高度出发,专业市场产业定位和规划的清晰度以及稳定性有待提高,从城市发展的策略的顶层设计上可以给予进一步明确指导和资源导入。不得不承认目前纺织服装市场产业服务配套不足,硬件条件环境形象参差不齐的客观现实。较多纺织服装市场属于租赁二手物业,空间老旧环境拥挤;同时受制于复杂产权和租赁关系,升级成本高经营风险大,导致改造信心不足动力有待加强;再是需要切实的从经营成本角度思考产业升级实际成效,城市更新给产业高质量发展预留的空间非常有限,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合度不够紧密。
广州时尚产业实力强,但宣传营销影响远远不足,未能达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求。城市一体化的跨界协作不紧密,从而在以制造业为基础、拥有良好的各产业链之余,无法促进产业的高端集聚和网络在线营销的城市形象形成,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发挥还有较大潜力空间。强力度的整体营销行为对辐射及带动广州时尚生态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作用。
据统计,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用于研发的经费支出占该行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全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申请专利数量仅不足30项。这一些数据表明,广州市纺织服装市场在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方面仍有较大提高的空间。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有很强的供应链能力,但孵化自主时尚品牌、培育品牌影响力之路任重道远。不少市场仍存在品牌发展意识薄弱、品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本土品牌培育进展缓慢等问题。广州纺织服装行业虽有庞大的制造规模,但生产附加值较低,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意识也较为淡漠。
广州聚集了国内数量最多的设计师群体,集中了全国最多的设计学院,在人才培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一马当先的优势。但同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可引领国际时尚前沿的高水平时尚设计师却相对匮乏。在时尚品牌设计、运营方面,大多都是国际设计师担任,本土设计人才成长性受到一定的抑制。
从世界五大国际时尚之都的崛起经验能够准确的看出,它们的成功大多归集于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有各自的发展路径。但显而易见,被誉为“国际时尚之都”的城市,全都是国际一线城市,具有强大的国际化消费能力和高度成熟的商业体系。一直以来广州综合商贸功能较强,但仍有不少短板亟需补齐,尤其在城市国际化消费层面,存在国际知名品牌渗透率、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须逐步提升等问题。第一太平戴维斯近期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零售20城》报告中,根据8个品类(顶奢、轻奢、快餐、咖啡、大众服饰、高阶服饰、美妆及大型零售店)50个国际零售品牌在各城市店铺数分类归总得出了“零售商指数”。该报告数据显示,广州的“零售商指数”在全国排名第6,位于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和杭州之后。
再对比客流结构,我们会发现:广州主要商圈的客流中,外地和本地游客大致为二八占比;从花钱的那群人国际化角度上看,疫情前广州在住外国人共有约8.34万人,常住(居住半年以上)外国人5.5万人。而上海的常驻外国人数量则已达到21.5万,占全国的23.7%。由此,从侧面反映出广州消费者国际化程度相比上海偏弱。广州的国际化程度上仍有一定的潜力挖掘空间,需逐步加强建设,优化消费供给端,吸引消费吸引力,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时尚之都创造更充分消费条件。
“内求合作,外输服务”是专业市场行业数字化创新联盟工作的主要方向。群内汇聚了市场行业及数字化领域实力企业、产业资源和服务类型机构。在这里我们将发布最新行业动态,交流投资发展和产业需求,提供专业咨询、专业运营、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直播电商、营销管理等一系列数字化方案和工具,促进合作,共同探索专业市场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