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湾区科创城建设情况民生服务建设有哪些新进展如何推进文旅高水平发展来看金山的新发展新形象
昨天(10月17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水平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15场——“转型新发展 塑造新形象”金山区专场。金山区委书记刘健介绍了金山区推进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有关情况和工作举措,金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泽龙,金山区发改委主任陈干新,金山区经委主任夏霞红,金山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叶文娣,金山区文旅局局长李泱泱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来看文字实录↓
让金山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让城市更安全、更文明、更和谐
新华社:金山区一直以来都很注重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城市治理、服务社会等方面金山区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李泽龙:近年来,我们紧密结合金山实际,聚焦老百姓和市场主体最为关切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治理创新,全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第一,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让金山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一是加大环境整改治理力度。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围绕废气深化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接续开展三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顺利完成185条段198公里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全面消除769条段劣Ⅴ类水体,水清岸绿、鸟语花香已成为金山随处可见的风景。二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全方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批市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大力推进高新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和金山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深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美丽湾区,我是行动者”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三是加强工作机制创新。全面落实中央和市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创新开展区级生态环保专项督查。创新设立金嘉平“两山议事堂”,推动与毗邻地区生态环境标准、监测和执法“三统一”。以环杭州湾区域为重点,推动化工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安全环保一体化协同治理,形成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治理共同体。
第二,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一是政务服务突出“便捷高效”。强化智慧政务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向极简化、服务能级向高效化转变。目前,全区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达93.7%,累计上线%、减跑动92%。二是项目审批突出“提速增效”。2018年起,推出产业项目“全程代办”服务,项目从地块储备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总历时平均减少约440天,整体提速约54%。2020年,在全市率先推出重点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服务举措,通过前置服务、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举措,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开工比一般项目整体提速约96%。今年,又成功推动全市首例“交地即交证”项目落地,项目申请交地办理及移交用地审批文件的时间从原先42个工作日压缩至11天。三是助企惠企突出“常态精准”。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干走访、中小企业服务专员等服务机制,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推出“湾区贷”批次担保服务,打造“一网畅融”服务平台,累计为775家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约36亿元。强化法治化服务保障,通过“三团一平台”组团式法治服务模式,为公司可以提供法治咨询、法治宣讲、法治体检等服务,同时认真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和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举措,探索形成并积极复制推广环保领域“一查二劝三改四罚五公开”柔性执法模式,切实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营造更加宽容友好的环境。
第三,持续强化社会治理创新,让城市更安全、更文明、更和谐。一是提升公众安全感。全方面推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打造防控机制高效完善、防控时空无缝衔接、防控基础扎实稳固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探索形成了“微格治理法”等一批特色治理模式,推动全区公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连续12年位居全市前列。二是提升城市文明度。把好人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精神坐标,自2013年起持续开展金山好人评选活动,建成沪上第一座好人主题公园,大力营造崇尚好人、学习好人、善待好人、争做好人的社会风尚。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成1个区中心、11个分中心、238个实践站、311个实践点。三是提升社会和谐度。探索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金山模式,在全市率先开展“非诉社区”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小、解决在早。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城中村改造、旧住房修缮、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广泛开展基层民主议事协商,更好凝聚共识、解决问题。
上海湾区科创城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4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两区”功能布局,即将出台支持上海湾区科创城发展的专项政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金山区正在打造转型发展五大重点区域,有哪些新的谋划和布局?特别是上海湾区科创城,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陈干新:第一个问题,关于五大重点区域。这五大重点区域是“有机体”,总体呈现“三星拱月”的品字形布局结构,构成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格局分明、有机统一的整体。
这五大重点区域也是金山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高水平发展的“牛鼻子”。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五大重点区域以约占全区30%的面积,集聚了全区约50%的人口,占用了全区约60%的新增建设用地,贡献了全区约70%的规上工业产值和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可以说,抓好重点区域转型,就能有效引领带动全区转型升级。
这五大重点区域转型发展总体思路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引导人口、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合理布局,促进生产功能集约高效、生活功能提质完备、生态功能深化提升,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发展、新兴起的产业集聚、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转型样本。
具体举措是以关键任务、重点事项、重点项目为抓手,聚焦核心,实现目标项目化、落地化。滨海地区重点打造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上海湾区科创城、卫城滨水社区,成为引领辐射全区的核心。
高新区重点打造“三园一区”,即生命健康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信息技术产业园、产教融合发展区(暂名),努力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谷绿湾划分为东西两大片区,东部片区重点打造配套服务功能区、未来材料试验区,西部片区重点打造功能材料集聚区、产业科创服务区,努力成为全国工业园区“二转二”转型发展示范区。同时,进一步联动上海化工区和上海石化推动化工产业转型。
第二个问题,关于上海湾区科创城。上海湾区科创城是金山推动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和建设成为上海科学技术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核心功能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4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两区”的功能布局,即湾区科创中心“核心”,汇龙湖国际社区“生活配套”功能区,湾区科创产业园“产业转型配套”功能区。下面我用四个关键词来具体介绍一下,也是我们下一步聚焦的工作重点。
1. 科创资源汇聚。上海湾区科创城先后与清华系院校、中国科技开发院合作成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湾区科创产业园”,“中开院(上海湾区)创新基地”,“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上海湾区联合研究与转化中心”等,成立了全市首个区级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上海湾区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创建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这一些平台发挥着资源“排兵布阵”的作用,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
2.优秀人才集聚。上海湾区科创城一直在优化生态和生活环境品质,建设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群,打造成为汇聚品质设施、汇萃人才精英的长三角科学技术人才安居乐业的梦想家园。比如现正积极推动华师大二附中金山实验学校建设,规划一些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项目。同时,推出一系列人才政策,做强上海市海聚英才示范基地。
3.优质产业集群。上海湾区科创城围绕生命健康、数字化的经济等重点产业,一方面加速项目招引,构建战略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巩固提升重点优势产业,推动2转2.5,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
4.产城融合发展。上海湾区科创城秉承“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共建”的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居住功能与就业功能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功能结构与产业功能结构的相协调,生产与生活的相适应,慢慢地加强城市的宜居度与吸引力。
目前,我们正在推动50余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研办公载体建设,即将出台支持上海湾区科创城发展的专项政策,期待社会各界更多关心关注和支持。
绿色低碳清洁是金山建设美丽湾区的鲜明底色,在全市第一个出台区级绿色制造奖励政策,促进企业加快绿色发展、低碳转型
国际商报:金山区在产业转型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和成效?下一步将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起的产业强筋壮骨?
夏霞红:作为制造业重要承载区,金山历来重视产业的转型升级,着重突出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调整结构、低效转型。刚才的介绍中,以着力推进传统小化工调整、碳谷绿湾“二转二”为例,用一组数据展现了金山传统产业转型取得的成效。推进小化工调整和碳谷绿湾“二转二”是金山产业体系调整的重点,与此同时我们在全区面上同步推进小散乱等“三高一低”企业的调整。“十三五”以来累计淘汰关停1013个项目,腾退调整低效用地1万多亩。当然,腾退不是最终目的,关键看盘活和焕新,让资源创造更高价值。还是以碳谷绿湾为例,园区在腾退低效企业同时积极回购原有的用地,引进投资超30亿元热塑性弹性体等优质项目实施二次开发,约1400亩土地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预计可实现超150亿元的产值,10亿元的税收。
二是借梯登高、技改转型。2019年,我们出台了区级支持实体经济高水平发展40条政策鼓励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我们在全市首推专精特新梯度成长政策,累计培育了531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48家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立项区级技术改造项目39个,撬动企业投资近9亿元实施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2022年全区研发经费总投入39.5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3.5%,投入强度3.54%,同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8,比上年提升4名,企业也借助科技赋能获得转型新生。中天科盛就是一个生动案例,2018年前它还是一家传统的电镀和塑料生产企业,2019年引入科研团队,投入近5000万元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设备的技术改造,今年工博会上,他们研发的国产替代产品—聚氨酯弹性体获得新材料产业展优秀产品奖,每吨的价格是普通塑料粒子的3-4倍左右。
三是倡导低碳、绿色转型。绿色低碳清洁是金山建设美丽湾区的鲜明底色,为此,我们在全市第一个推出区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系列支持政策,促进企业加快低碳转型、绿色发展。2019年至今累计创建市级及以上绿色工业园区、工厂等111个,“四绿”创建全市名列前茅,全区万元产值能耗持续下降。
一、从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方面来说:首先还是要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近期我们正在制定推进产业园区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施意见,着重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动低效土地二次开发,让沉睡的土地“醒”过来;二是腾笼换鸟嫁接项目,让闲置的厂房“活”起来,三是持续引导自主转型,让低效企业“涅槃新生”。其次是坚定不移推进科技赋能、技术创新,目前正在修订支持实体经济高水平发展40条政策,核心就是推进企业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实现传统化工深度转型、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提智扩容,全方位提升金山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从推动新兴起的产业强筋壮骨方面来说:就是以现有“4+8”市、区级特色产业园为载体,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构建特色更特的产业新赛道、新生态。我们的“纤维材料”等三个产业集群入选了工信部和上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展厅内金山出品的北京冬奥火炬、国内首架工业级新能源无人机、柔性面板就展示了我们在纤维材料、无人机、生物医药等新兴起的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为进一步做精做强这些特色新兴产业,已经制订出台了纤维、无人机、生物医药等配套政策。我们期望也相信,金山新兴产业的发展一定会如金山出品的“御风未来”无人机一样御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加快人口集聚区域各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持续深化医联体建设;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解放日报:“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是金山引以为傲的创业优势。请问,金山区在增进民生福祉上,特别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李泽龙:近年来,我们围绕“幸福湾区”建设目标,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加快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配置,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在教育服务方面,我们着力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一是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根据金山城市发展实际,加快人口集聚区域各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区共规划基础教育基建项目24个,目前金山第二实验小学南校重建、山阳小学新建等项目已竣工,秋灵路中学新建、隆安东路幼儿园新建等3个项目正在施工中。
二是加快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名校+新校”合作,通过引进优质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推动前京中学、龙航小学等学校实现高起点办学。同时,我们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华师大二附中金山实验学校,今年已实现借址办学,同时学校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启用。
三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立足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健康护理职业学院(暂定名)、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等5所职业院校为重点,加快打造职业教育高地。
在医疗服务方面,我们加快推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容。一是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瑞金医院金山院区项目去年已成功落地,规划总床位1200张,其中一期项目今年6月已开工建设。同时,我们全力推进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制定实施了金山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成功入选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
二是加快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区精神卫生中心改扩建工程已竣工,区疾控中心迁建工程将于年内完工。同时,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通便民就诊“最后一公里”。
三是持续深化医联体建设。与中山、市六、龙华、同济等市级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现有31家市级医院152名市级专家定期来金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在住行服务方面,我们持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一是强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为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持续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同时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十四五”以来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超过1万套、已供应8502套、已供应各类人才公寓7057套。
二是加快交通重大项目建设。一方面,全力推动市域铁路南枫线、金山至平湖线,以及沪乍杭国铁等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轨道交通网。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各类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规划建设,持续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不断改善市民交通出行条件。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深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通过文旅融合与文物的活化利用,把历史文化遗存与旅游体验有机融合,体现金山文脉的传承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金山区最近刚刚被国家文旅部确定列入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请问金山区将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推进文化和旅游高水平发展?
李泱泱:“金山如画”作为全市首发的区级文旅公共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50万各方嘉宾沿着我们北部古镇民俗人文、中部乡村文化生态、南部海洋文化商务三条文旅主题发展轴线,畅游廊下郊野公园、漕泾郊野公园、吕巷水果郊野生态公园和朱泾花海芳香郊野生态公园等四大郊野公园以及我们的滨海和古镇景区,充分领略了金山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蓝色海洋文化、金色民俗文化、炫彩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这正是金山文旅发展的最显著特色。金山历史文化遗存遍布全区,同时拥有枫泾和张堰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们将通过文旅融合与文物的活化利用,打造更多主客共享的文化空间。大家如果有机会来到枫泾古镇,可以在百年状元楼蔡以台读书楼内品鉴咖啡。在张堰古镇,更有数十个书画名家工作室、展示馆,星罗棋布。街头巷尾转弯拐角之间,大家就会与大师名作不期而遇。
这些年,我们将吕巷小白龙和朱泾花灯等民俗项目注入我们的旅游空间,相关景区在十一期间,游客流量猛增了80%,既更广泛地弘扬了金山优秀的非遗文化,又有力地带动了当地消费的增长。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文旅招商引资的力度,使更多体验独特、类型多元、品质优良、内涵深厚的文旅项目落地金山,推动文旅产业的空间升级、体验升级、品质升级、服务升级,为市民群众和各方游客提供更好的文旅体验。
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热情参与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下,我们将按照金山十四五文旅发展专项规划谋定的“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东方网:金山区是上海的“农业大区”,对于超大城市的乡村振兴,金山有哪些思考和谋划?在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金山又有哪些亮点特色?
叶文娣:金山是上海的“农业大区”,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近几年,我们高举“三个百里”旗帜,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四个价值”,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0多个“国家级”试点示范,去年还被纳入全国首批、全市首家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下面针对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两个方面,向大家做个介绍。
第一个问题,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是推动“三个化”。一是推动农业科技化。构建了“政府+科研院校+企业”这样的金三角合作机制,重点深化和上海市农科院的院区合作,通过共建,成功列为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近几年,众多科技成果得以转化,如成功选育了国产双孢蘑菇新品种“申K6”,解决了双孢蘑菇种源长期依靠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二是推动农业品牌化。以“五个统一(统一组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机制)”为抓手,深化农业品牌建设。目前已成立了金山小皇冠西瓜等10个产业化联合体,构建了以“金山味道”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的“1+X”品牌体系。
三是推动农业绿色化。成功入选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松林楼房养猪、开太鱼立体种养等模式,成为大都市郊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
第二个问题,在农民高收入增长方面。主要是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产业促增收文章。近几年,已培育高素质农民4889人,通过这批带头人的引领,依靠科技+品牌+服务,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施泉葡萄合作社平均亩产值可达5万元左右,带动全区2070亩葡萄基地,比面上价格提高35%左右,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做好改革促增收文章。不断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如朱泾镇待泾村探索了全市首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作价入股模式,实现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达到200万元以上,村民成为了“股金+租金+薪金+现金+保障金”的“五金”农民。
三是做好帮扶促增收文章。借助农村综合帮扶资金成立了振富公司,和金山蘑菇小镇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建设造血机制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亿元。同时利用村级闲置资金成立了振村公司、三峡移民后扶资金成立振峡公司,进行抱团发展,每年实现投资额6%以上的收益率。
继续探索建立与金山转型塑形相适应的人才机制,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与金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双向奔赴,为金山的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能够赋能增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下一步金山区还将在哪些领域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刘健:金山现在转型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了,同时四梁八柱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接下来对我们来说是怎么抓好落实,关键在于落实,怎么真正把美好的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和实景画。
首先,我们按照“四个明确”,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时间节点,把实施意见进行分解,形成任务分解表,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和围绕活力湾区、美丽湾区、幸福湾区的三个行动计划。同时把这些规划计划纳入到每年的年度重点工作要点和每年重点项目的推进方案。
第二,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去年6月,市政府出台了“南北转型”的实施意见,金山区委建立“1+3”推动转型发展组织体系,成立了一个转型发展领导小组,下面设立三个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分别围绕“三个湾区”建立三个工作小组,统筹推动全区转型发展。今年6月份,在实施意见出台一周年之际,区委全会出台了重点区域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聚焦转型发展的核心区域滨海地区,我们建立了滨海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从全区主要部门抽调优秀干部,全力推动重点区域、核心区域转型发展。同时,围绕三个重点区域项目,比如刚才发布中讲到滨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湾区科创城、卫城滨水社区,成立三个工作专班,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进机制。
第三,是紧抓党建引领转型发展。紧紧结合主题教育契机,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发挥好现在已经形成的“8+7+1”产业集群党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党组织,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合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发展。再比如在党建引领治理转型方面,我们先后开展了全面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七大工程”,党建引领“幸福湾区”建设七个专项行动,同时我们还总结推广了这几年开展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十法,为转型塑形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撑。
最后,人才队伍建设是决定因素。今年一季度,我们就出台了“1+3”的有关针对干部的文件,其中1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奋力担当转型发展的新使命的若干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又出台了三个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容错纠错的文件。提出了实施凝心铸魂、湾区赛马、青蓝相继、赋能强基、先锋守护五个工程,这五个工程主要是围绕干部的教育、培养、使用、监督几个方面开展,目的是营造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发展担当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区的干部在金山的转型塑形中始终保持着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精气神。
另外一方面,就围绕着人才工作,我们积极争取市级对金山的关心和支持,目前五个新城的人才政策同样适应于金山。另外对金山乡村振兴、三农发展争取了一些定向的人才政策。同时在原来“1+4+4”人才政策基础上,我们去年研究出台了“1+X+Y”的人才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外延,希望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汇聚金山,为各方人才来金创业生活提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建立与金山转型塑形相适应的人才机制,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与金山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双向奔赴,为金山的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能够赋能增势。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