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红军:用心育人 用智导航 是我扎根职教23年最大的荣幸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根据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2024“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的通知》,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人民网四川频道、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学会邀请川内40位教育工作者,开展“学习新思想 争做教育家——人民网聚焦四川教育强省系列访谈”,全方面展现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祝红军,女,四川金堂人,管理学硕士,党员,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数字经贸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扎根职业教育领域23年,潜心育人、勇攀高峰,用精益求精、甘于奉献的精神践行着一名党员教师的担当与使命。先后获得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四川省“最美教师”称号。
持续构建“道技融合、以文化人”的优秀纺织文化育人体系,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之路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您所在学校的发展情况。
祝红军: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是四川省政府举办、直属于四川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1939年创办的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85年办学历史沉淀了深厚的文化渊源,是国内一些纺织类高校的源头之一。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在校生近13000人,每年为社会输送4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纺织企业的骨干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自成都纺专。
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纺织服装产业初心不改、坚持走职业教育道路不变,党建引领强引擎、“三心双艺”促发展,以“教授+大师”模式打造善技多能的教师队伍,以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形式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混合所有、入园共生、全链对接”等举措做实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以“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构建“道技融合、以文化人”的优秀纺织文化育人体系,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之路,先后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现为国家和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近年来,学校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有:国家首轮“双高计划”圆满完成终期验收,四川省“双高计划”中期验收学校从A档第4提升至第2;本科层次试点专业数达到5个、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三批28个项目立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四川省首批、第二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成效初显,校企共建产业学院1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织绣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立项建设,学校主办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入选RCCSE中文权威学术期刊,校企联合研发的自走式旋耕机系列新产品入选国家数字农业农村推介优秀项目;学校被纳入职教本科院校设置规划,学校先后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师团队和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人民网记者: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请结合您的从教经历,给我们分享您的考量和实践。
祝红军:用心育人,用智导航,是我作为一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最大的荣幸。扎根职业教育23年,我深知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更要培育学生的品德和职业精神。
在日常教学中,我和我的团队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我们积极挖掘与教学任务深度契合的工匠事迹,构建“任务—思政元素—工匠事迹”三位一体的思政资源库,旨在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课堂感悟、企业现场感受、参与改善项目体验等多种方式,我们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职业精神,培养他们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面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深知只有不停地改进革新,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因此,我和团队积极投身于“三教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不间断地到专业服务的行业、企业一线实践,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和市场需求,将这些宝贵的资源转化为适合学生的教学案例。我们重构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调整课程标准,编写新形态教材,致力于实现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融合教育。在课堂上,我们采用“做中学、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真实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兴趣点。
我深知,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因此,在推进“三教改革”的过程中,我始终将新教师的培养和教学团队的凝聚放在重要位置。我们通过项目引领、经验分享、在线课程建设等多种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们定期开展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研、教导学生的经验,团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逐步的提升,并形成了“团结、奉献、善学、精益”的团队文化。
回首过往,我深感荣幸可成为一名现代职业教育人。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教育家精神对我来说,不单单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的指南,我将一如既往地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前行。
人民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部署。请您谈谈对这方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祝红军: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产教融合的基础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参与实际项目,让教师进一步探索公司制作流程、岗位技能需求,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通过企业专家把最新的行业技术、职业素养带入课堂,培育学生具备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同时,学校应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与企业合作成果等纳入考核,激励教师热情参加产教融合。
在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上,要全力打造多功能的实训基地。这个基地除了教学功能,还可承担企业员工素质培训和研发技术等任务。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应共同投入资金、设备等资源。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企业项目发布以及学生实习管理等功能。以产教融合平台为依托,联合开展研发技术项目,将企业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让师生参与,深化产教融合的程度与广度。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